当代雕塑与紫禁城建筑对话:李象群全球巡展故宫
代雕塑与紫禁城建筑对话:李象群全球巡展故宫站
故宫博物院在建福宫花园推出首个大型户外雕塑艺术展“城?象——李象群艺术展”,展出著名艺术家李象群最新创作的“元四家”系列作品以及“大紫禁城”、“行者”等代表作,让当代雕塑与紫禁城的建筑进行一次跨时空的对话。这是李象群全球巡展的首站,之后还将前往上海、德国等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展出。
展览开幕上,李象群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一套“元四家”系列作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李象群颁发了捐赠证书。李象群先生捐赠的雕塑作品的精神气度与故宫的古典建筑、经典收藏形成对话,显示了中国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的传承发展关系,成为故宫博物院当代雕塑收藏的新亮点。
本展览为学术研究性展览,仅限相关研究人员定向预约参观。
“大紫禁城”:跨时空对话真正的紫禁城
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李象群的大型雕塑作品“大紫禁城”走进故宫,在红墙、黄瓦、青松、翠柏掩映之下,200多平米的巨型作品陈列于建福门前的院落,场面壮观,构成了当代艺术创作和紫禁城这一中国古典建筑精华的跨时空对话。这件作品用白铜铸造了紫禁城建筑全景,分割成25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观者可以穿行其中体验和欣赏。
艺术家李象群说自己这件作品能在故宫展出是自己一直期待的,李象群强调说自己作为当代艺术家,不仅仅希望作品具有视觉上的效果,还希望通过作品引发问题和思考:“我运用雕塑写实的手法和当代艺术理念对故宫这一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进行造像,实际上是在为一个文化空间造像,形成一个我心目中的文化肖像,对我来说它也是一个生命体,能在故宫展出,会给大家更多的艺术体验和文化思考”。
“元四家”:向东方艺术精神致敬
这次展览还首次展出了李象群的新作“元四家”系列的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这四位元代伟大画家在中国艺术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李象群从自己的文化观念和艺术感悟角度为他们造像,如作品“黄公望”表现的是黄公望作画的一种状态,他已经不再用笔,而是意念,另一件作品“王蒙”则是躺卧姿态,一片禅意与闲适,它更为进入古代文人个体生命的气韵,在诗意的休憩中遗忘世俗的尘嚣,以古代文人为载体展现艺术家本人的体验和感受。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的经典代表作,而李象群的这一组雕塑让这些画家形象生动地出现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之间,又似乎和故宫一起成为了文化研究的对象,构成了多层次的时空组合关系。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认为李象群的这一组人物雕像相比他之前的作品更加抽象灵动,可以说是向中国文人画的写意精神致敬,他故意将铸铜作品做成类似寿山石的效果,更是和中国文人的赏石、文房文化呼应。
回溯文化史:让“文化符号”走入当代生活
李象群说自己近年来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尝试从自己的感悟、思考角度对古代标志性的文化人物进行重新造像,让他们重新走入当代人的生活场景,形成古、今、人、我的多重互动理解。如这次展出的“东坡”呈现乐观谦逊的宋代文化巨子苏东坡,“行者”则把孔子从历史长河中“拉出来”,似乎在故宫的庭院中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象群认为“孔子就是一种被历史书写,由文字传承的思想和学说。我雕塑的孔子就是这样在历史长河的书写里,一路凌波微步地漂移过来,立在我们的面前,满目轻盈里是一种捉摸不透,随时有可能的幻化而去,呈现出孔子这个文化符号在历史长河中被多方撷取整合而成的形象的不真实感。”
李象群是当代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之一,他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先后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为中国当代雕塑的领军人物之一,李象群将“新人文主义”理念融入到作品中,创作的肖像人物作品《红星照耀中国》、《阳光下的毛泽东》等都带给观众震撼与感动,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奥委会等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国际组织收藏。
日照印象雕塑